查看原文
其他

致敬广东好护士 | 黎渐英:提升护理质量,做专家型护士

曾剑萍 广东卫生在线 2022-12-07
编者按

2022年,为选树和宣传先进典型,引领广大卫生健康工作者以更大勇气和魄力推动全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广东在新征程上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提供坚实健康保障,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省文明办、省中医药局、南方日报社、省卫生健康系统思想政治促进会、人之初杂志社等联合开展第六届寻找“广东好医生、广东好护士”活动。


经过推荐、评审,一共有15人获评广东好医生,5人获评广东好护士。他们中既有冲锋在核酸采样和医疗救治一线的医生、护士,也有用信息化手段助力智慧防控的疾控专家;既有守护一方水土的乡村健康守门人,有大医精诚的中医,也有见义勇为的勇士。


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这些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医风优良的优秀卫生健康工作者的事迹,大力弘扬“珍爱生命、崇尚科学、乐于奉献、团结进取”的广东医生精神,在第五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我们采访了这20名医务人员。广东卫生在线推出专题报道,每天分享他们的故事,传递榜样的力量。


“因为我是一名护士。”电影《英国病人》中战地护士汉娜的一句话,引起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和神经内科护士长黎渐英的深深共鸣。


“战争带走了汉娜的爱人和朋友,她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倒霉的人,但遇见一名严重烧伤的病人,她却放弃了撤退的机会,留下来照顾。”黎渐英说,在汉娜身上,她看到了护士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算与患者素不相识,也一定会竭尽所能减轻他们的痛苦,挽救他们的生命。


从事护理工作25年,黎渐英也越来越能感受到肩上“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重量,“我小时候很怕打针,也怕黑,没有想过会当护士。”她说,但真正做了护士之后,职业使命却让她变得勇敢,一次又一次地奔赴生命的战场,为无数患者带来希望和光亮。




抗疫战场上的提灯女神

“感谢你们专程到香港支援处理疫情,千山万水,粤港同心,实在万分感激。”白色信笺上的几行繁体字,书写了对内地援港医护人员的感谢,落款是香港市民小田。


小田并不小,她89岁了,是一名新冠肺炎患者,被送到亚博馆治疗中心接受救治,与前来支援的黎渐英等人相遇。


黎渐英是3月14日抵达香港的。彼时香港第五轮疫情暴发,应香港特区政府请求,广东省组派内地援港医疗队共391人分三批奔赴香港,配合特区政府开展新冠患者救治工作。黎渐英是第二批,也是医疗队护理领队。


在内地医护支援的亚博馆内,收治的患者以老年人为主,80岁以上居多,多数合并有基础疾病,生活无法自理,护理工作十分繁重。


黎渐英是佛山人,粤语流利,英语也不错,能与当地医护、患者无障碍沟通。她很快就与当地护士建立护理规章,开展培训,“我们磨合期非常短,之后还共同建立造口、康复等专科护理协作小组,加快患者康复。”


受到病毒侵扰,许多患者情绪波动大,容易焦虑,除了提供生理性的护理,黎渐英还会经常跟老人聊天、陪伴年龄较大的患者散步,尽力满足病患的不同需求,缓解他们焦灼情绪。


小田婆婆也是其中之一,但她又有点不一样。此前她曾因关节痛去中山一院治疗,对医护人员的细心照料印象深刻,这次在香港看到黎渐英等人,倍感亲切,更加愿意配合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田婆婆跟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好。出院的时候,她在袋子里摸了很久,拿出几颗椰子糖说要送给我们,可惜的是不可以将这些物品带出去。”黎渐英说,虽然没吃糖,却已甜在心头。


这不是黎渐英第一次奔赴抗疫战场。两年前新冠肺炎暴发时,她就加入中山一院援鄂医疗队,在领队朱庆棠和党总支书记成守珍的带领下,前往武汉支援,并担任协和医院西院呼吸科副区护长,分管全国各地医疗队护士160余人。


当时,除了承担患者护理工作,黎渐英还是协和医院康复组秘书。为了实现同质化护理,在成守珍的指导下,她负责起草《医护患一体化,救治康复全覆盖方案》,以及培训医疗队队员,为全院患者提供“一人一处方、三天一评估”的肺康复治疗。


76岁的余爷爷入院不久就出现了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直线下降,经过14天的机械通气治疗,终于成功脱离呼吸机,拔除了气管插管,改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病情转危为安。


为了进一步改善余爷爷的肺功能,黎渐英带领其他护士为老人制定了个体化护理干预和肺康复处方,再配合肢体运动训练。几天后,余爷爷血氧饱和度达100%,呼吸训练时更轻松,耐受时间也更长了,并且很快出院了。


在武汉60天,黎渐英忙得团团转。她经管的患者达1766例次,病重1059例次,病危339例次,期间还梳理了新冠肺炎多项操作规范流程,提高了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护理质量,保障医疗队员“零感染”。


▲黎渐英支援香港



护理的目标是让患者过得更好

在传统的认知中,护士只会简单地遵循医嘱,打针、发药,做些低层次的辅助工作,但如今越来越多的专家型护士走到台前,不断寻求护理服务的创新升级,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黎渐英是其中的佼佼者。她在1997年进入中山一院,2002年调到肾内科,此后专注肾病护理,成为一名腹膜透析专科护士。


肾脏病大多是慢性疾病,黎渐英此前所在的肾病二区收治的主要是尿毒症患者,要经受漫长的透析时光,要求护士对置管后的腹透患者进行规范、严谨、细致的随访。“以前我们要经常打电话了解病情,通知复诊,工作量较大,影响随访深入。”黎渐英说。


为提高患者的随访质量,2015年起,黎渐英从患者对疾病感知、年龄、透析时间、学历、社会支持度等因素,分析其就医依从性,进而进行分层管理。“患者家里人支持度高,经济条件不错,自理能力也好,就让患者主动打电话,我们也尽量减少干预。”黎渐英说,如果患者自我依从性太低,就要从其他方面寻求突破。


60多岁的黄伯是尿毒症患者,家庭经济条件不错,但自理能力不高,经常忘记吃药,也不按时复诊,但他的老婆很重视。“我们把他归类为依从性差的分层,加强与家属的沟通,对她进行基础培训,请她协助监督。”黎渐英说。效果很明显,渐渐地黄伯按时吃药,按时复诊,“现在透析效果也挺好的,生存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腹膜透析在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由于疾病和生理的变化,患者容易被感染,出现腹膜炎,继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为了降低医院腹膜炎发生率,2016年起,黎渐英牵头设立了专科质量敏感指标。


“我们建立了一个数据库,从术前、术中、术后等几个环节控制。如果患者术后出现腹膜炎,就会回溯追踪,看看哪些方面出现漏洞,然后根据这些指标开展质量管控。”黎渐英介绍,得益于此,两年内,医院腹膜炎发生率从2.8%降至0.5%。这些经验也正向肾内其他医院推广,“省内其他医院肾内科护士就经常找我探讨。”


作为广东省护理学会腹膜透析专委会副主委,黎渐英也一直致力于推动全省腹膜透析质量提升。2017年,她牵头组织全省49家医院,建立了全国首个省内腹透护理专科护理质量数据库,实现全省腹透专科护理的数据化管理。“我们把一些硬性指标给到医院,要求他们每个月上报,建立数据库。”黎渐英说,有了这些数据指标,其他医院就可以以此为对照,发现短板进而加以改进,从而提升腹膜透析质量。


黎渐英也格外注重人才培养,推动护理往专家方向走,“第一届腹膜透析护士专科护士培训班就是我创办的。”此外,2012年至今,她已连续主办了10届广东省护理学会腹膜透析专业委员会年会及护士培训班,2019年牵头建立全国首个腹膜透析专科护士培训认证平台,已培训来自全国各地腹膜透析专科护士100余人。


“我们会一直办下去。”黎渐英说。从事护理工作多年,她目睹过生离死别,也看到了不少生命奇迹,心里越发柔软,“我们创新护理,提升护理质量,目标只有一个:让患者恢复好、过得好。”



欢迎订阅2022年《人之初》杂志(点击下方图片或扫描二维码)▼▼▼


 
记者 | 曾剑萍
编辑 | 梁沐 任君飞  责编 | 张秀丽
来源|本文首发于《人之初》杂志,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文末说点心里话*微信改版后,好多人都说找不到广卫君了,为了第一时间收到推送,请把广卫君设为“星标★”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